會議強調,建設海綿城市對修復城市水生態、涵養水資源、增強城市防澇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。要堅持規劃引領、生態優先、因地制宜、統籌推進的原則,切實抓好海綿城市建設。一要加快雨污改造,科學布局雨水調蓄設施,做好城市排水防澇工作。二要推進水系整治,加強對自然水體的保護和恢復,構建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。三要改變排水方式,變快速匯水外排為就地吸水緩排,增強道路綠化帶對雨水的消納功能。四要改進綠地建設,與周邊水系、道路、市政設施等統籌規劃,提升區域內澇防治能力。五要建設海綿小區,提高建筑與小區的雨水積存和蓄滯能力。六要加強建設管控,將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作為城市規劃許可和項目建設前置條件,落實到各個管控環節,確保雨水徑流特征在城市建設前后相一致。按照時間節點,自2016年起,所有城市新區、各類園區、成片開發區和新建道路、廣場等要按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進行規劃建設;老城區以解決城市內澇、雨水收集利用、黑臭水體治理為突破口,開展區域整體治理,實現小雨不積水、大雨不內澇、水體不發臭、熱島有緩解。
因地制宜的建設海綿城市 讓大雨不再內澇
因地制宜的建設海綿城市 讓大雨不再內澇